大氣監測是環境監測的重要組成部分,它要求相關監測人員定期對大氣中的污染物進行觀察和分析,從而判斷大氣中污染物的含量是否超標,是否符合我國制定的空氣質量標準的要求。智慧環境監測系統對大氣污染物含量標準進行了科學的實時監測,以尋求合理的對策,做好預防工作。
在智慧環境領域,物聯網是智能環境系統的神經線,每個傳感器終端都是這個系統的觸角,感受著環境的變化。結合物聯網技術,感知水源、大氣、噪聲、放射源、廢棄物等。并通過云計算中心對數據進行配置和管理,構建集智能感知能力、智能處理能力和綜合管理能力于一體的新一代網絡化智能環保系統,實現“計量準確、傳輸快捷、計算清晰、管理良好”的總體目標,促進污染減排,加強環境保護,實現環境與人、經濟乃至整體.
環境在線監測是指在點線面源,合適的地點安裝各種自動監測儀器和數據采集傳輸儀器,通過各種通信渠道與環境監測中心的通信服務器連接,實現在線實時通信,使傳感器感知到的各點的環境狀況不斷發送給環保部門,并存儲在海量數據庫服務器上,供環保信息化的各種應用系統使用。
污染源自動監控是物聯網技術的典型應用。這項技術的廣泛應用將是未來污染源自動監控的重點,這將為這項業務的工作模式帶來巨大的變化。環境在線監測等技術手段的應用,形成了環境管理理念、方法、制度和機制改革的動力,從而實現了通過技術手段對中國污染的有效控制和環境的有效保護。
智慧環境集成平臺的總體結構包括:
1.采集層
通過各種設備和方式購買基礎數據;
2.傳輸層
利用現有的通信手段,包括衛信通信、有線通信、GSM/GPRS/4G、WLAN/WIFI等。形成智能環境綜合管理平臺的物聯網神經線;
3.數據層
利用云計算技術對各種數據進行整理、整合、分析,為各種應用提供支持;
應用層會根據實際用戶部門的需求搭建各種應用界面,如:綜合數據信息查詢系統、環境在線監測系統、移動執法系統、分析預警系統、應急指揮系統、信息發布系統等;
4.顯示層
包括GPS平臺顯示、3D模式顯示、移動終端顯示等。